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主愛與真理的成長環境
羅建洋校長 2025/09/01
尊敬的各位家長、教育同仁及社區朋友:
願恩惠與平安從我們的父上帝和主耶蘇基督歸予大家。
新學年伊始,我懷著感恩與盼望的心,接任葉小校長一職。在此,我首先要衷心感謝徐式怡校長過去對學校的屬靈帶領與教育貢獻,為葉小奠定了堅實的信仰根基與充滿愛的校園文化。我們將繼續在此基礎上,秉持基督精神,培育孩子活出真理與使命。
作為新任校長,我與葉小的緣分尤為深厚。從大學畢業後,我教育生涯的第一所服務學校就是葉小,至今已與這個大家庭結緣二十餘年。這裡不僅是我專業成長的起點,更是我教育使命的搖籃。我親身見證了葉小如何以基督的愛培育一代代學子,這份深厚的感情與承諾,將引領我與全校同仁攜手前行,延續葉小的優良傳統,並在此基礎上創新發展。
我深信教育的最高使命是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」(箴言22:6)。我期望葉小的學生能以「C-A-S-Y-Y」(本校簡稱)為核心素質,在基督的愛中茁壯成長:
C–Confident(自信):靠主剛強,以信心面對挑戰,活出上帝所賜的獨特價值。
A–Adventurous(勇於探索):懷著敬畏之心發現上帝創造的奇妙,勇敢拓展生命境界。
S–Supportive(互相支持):實踐「愛人如己」的教訓,成為彼此守望的夥伴。
Y–Youthful(充滿活力):以喜樂的心為力量,活出基督裏的豐盛生命。
Y–Yearning(渴望學習):追求真理與智慧,一生效法基督樣式,榮神益人。
今日開學禮中,我與學生分享了繪本《石頭的祈禱》。故事中的石頭歷經了多次的沖刷與打磨,最終在上帝的安排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與使命。願我們的孩子也能像這顆石頭一樣,相信凡事都有上帝的美意,在磨練中堅定信靠,活出被使用的生命,成為世上的光與鹽。
最後,我要誠摯感謝全校教師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奉獻、家長的信任與同行,以及區內幼稚園夥伴的長期協作。願上帝繼續引領我們的教育事工,讓葉小成為見證基督愛的園地。我也特別感謝各位家長對葉小的信任,您們的選擇是我們前行的動力。讓我們攜手同心,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主愛與真理的成長環境。
祝願葉小全體師生、家長及社區朋友新學年滿載主恩、在真理中茁壯成長!
主恩滿溢!
評估促進學習、思維正向成長
徐式怡校長 2021/12/22
回望過去一年多的日子,在疫情的影響下,師生們一直努力適應,面授課堂與網上學習交替出現的挑戰。本校師生不單只為應對疫情而實踐網上教學,而是深思未來學與教模式的轉變,未來將會進入面授課堂與網上學習並存的新年代,我們必須善用多元化的電子平台,促進面授課堂的成效。
本年度之關注事項分別為善用評估資料促進學習,深化自主學習能力,強調多元評估、延展學習,提升學生的參與度;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成長型思維,持續發展學生的性格強項,增強其效能感。
各科組按科本特色,本年度善用多元化的電子評估工具,配合具體之評鑑準則及指引,促進學與教效能。
憑着專科專教的優勢,教學團之專業,我們於學習、教學、評估三方面的持續發展。我們着力應用多元評估方式,運用即時評估、過程評鑑,重視學習過程,肯定學生於過程中的付出,令自主性增強。經過三年的發展,配合自携裝置(BYOD)推展,教師能善用各類電子學習平台,提升評估互動的質素,讓學生可作即時評估,記錄學習過程、自我評估等,持續促進學習果效,取得豐碩的成果。
中文科按自主學習循環,設計單元寫作教材,為學生提供寫作指引及自評準則,部份寫作課能以電子平台PADLET及NEARPOD作分享,展示,並透過提供優化方向,引導學生改善及優化寫作內容,持續發展自我監控及反思的能力。
英文科持續提升讀寫教學的水平,透過網上搜集資料,增潤寫作內容,按評鑑準則引動學生自我檢視,建立自我改善的習慣,於課堂內及電子平台改善及增潤寫作內容,提升寫作水平。本年度運用多元活動、環境設置、節慶刋物、閱讀平台等,刻意營造全方位的英語氛圍,發展英語多元智能活動、出版英語刋物及小冊子、推展網上或校內英語閱讀平台,並運用小休英語活動等,持續建立校內之英語文化。
數學科一向重視數學概念、規律探索的學習歷程,本年度亦特別重視即時回饋的效能,數學科本年度善用課堂練習CPS系統作課堂即時診斷,並配合SDS系統不同層次的自主性練習,不單鞏固概念,更可照顧學習多樣性。
常識科校本單元以問題為本,培養學生主動解難的能力,強調運用已有知識,加入不同技能,讓學生綜合學習,解決生活問題;各單元運用發現問題,主動探究,引發動機,以任務解難形式學習,增加成功感,並運用知識技能提出解決方案,並以GOODNOTE、PADLET等電子平台作分享及展示。
體育科運用自製片段,自編電子教材,以電子平台進行評估,讓學生隨處學習,或進行課外延展學習,突破教室的限制。視藝科強調藝術評賞與創作,製作多個評賞網上教材,並運用電子平台,記錄創作、於網上分享作品,運用評鑑準則評估及優化作品,重視學習過程與作品評賞。音樂科一向強調創、演、聽三者並存,以Sketch-A-Song進行旋律創作,可記錄作品,亦可於家中自行創作及優化,讓學生校內、校外均能掌握創作步驟、評估準則,再作評賞與修訂,優化作品。
生命及靈命培育方面,本年度重點培養成長型思維,持續發展正向教育,提升效能感為發展重點。
透過網上課堂,以生活例子,影片等,多向度學習成長思維,明白透過努力,堅持可以克服困難的道理。另一方面,持續發展學生的性格強項,增強自我效能感。各組別互相配搭,運用不同形式和方法,按年啓發學生的24個性格強項。全方位輔導組舉辦正向孩子設計比賽,透過設計性格強項孩子,建立對美麗和卓越的欣賞及追求;活動組鼓勵學生做好份內事,建立團隊精神,並以SAMRT方法設定目標,透過家中訓練,建立自我控制能力。
配合網上或實體的生活教育課,引導學生自我發掘及互相欣賞,利用性格強項收集冊具體發現自己的強項,並加以運用及表揚,確立效能感,建立自信;以生活課及卡通內容,引導學生運用判斷力作合宜之選擇;配合校本輔導活動時間小主人,鼓勵學生善用長假期,自我規劃,學習新知識,老師們樂見學生主動解難,克服挑戰。
透過多元的宗教活動,宗教組以「真誠與希望」為活動主題,讓學生成為真誠,滿有盼望的孩子,並作出行動,學效基督的樣式;配合校內佈置、網上周會、團契、靈修樂等,建立正確的價值觀。
迎接未來學習的新趨勢,我們必須開拓資源,提升各項電子設備的質素,本校已成獲優質教育基金(QEF)撥款接近200萬,於暑假內優化校園創科設備,打造電子化校園,優化學與教質素,從此打破教學限制,開始嶄新的移動學習概念,學生可以隨處學習;暑假內將進行多項工程,包括更換30個課室的黑板及投影機,成為第6代一體式全貼合鈉米智能黑板;增購8部流動觸控式展示屏,校內任何地點均可變作小型教室;於地下有蓋操場及一樓平台增設大型LED 展示牆、改善禮堂燈光工程、校內音響工程,讓師生共享優質、高互動的電子化校園。